2021年12月8日下午,全球公共政策研究院青年学者报告会第四期在线上举行🧝🏼♀️🍆。报告会由公婷教授主持,主讲人包括来自华东政法大学政治学与公共管理学院的杨帆副教授、兰州大学管理学院的王锐青年研究员和万事平台的涂文燕青年副研究员。报告围绕“问责制度对官员行为的影响”,从基层行政行为、问责的混合效应、廉能耦合三个方面展开了探讨🙏🏻🚈。来自国内外高校的140余名老师和同学参加了本次报告会。
公婷教授首先对本次报告会主题进行介绍。她指出问责制度研究的重要性🎅🏻,认为问责内涵、问责发生机制👲🏿、问责制度在不同现实条件下的影响等问题都值得深入探讨。本次报告会聚焦问责制度对官员行为的影响,有重要的学术和现实意义🫗。
杨帆副教授主讲“强化问责下的基层行政行为”。他指出,行动者受资源👩🏿✈️🪵、权力、任务、问责压力、治理情境等影响,会采取不同的治理策略,从而出现一系列策略性行政行为。但在强化的问责压力下🥙,基层行政组织的行为却与预期相违背👨❤️👨。针对这种现象杨帆副教授分别从规则、组织和环境对原因进行了解释。现场就影响基层官员治理策略的因素等问题展开了讨论。
王锐青年研究员主讲“问责的混合效应与基层治理”。从问责的内涵与概念出发👨🏽💼,她梳理了学界关于问责研究的热点,提出了问责的混合效应这一概念,并指出未来可以从哪些方面研究问责混合效应。现场就不同的情境和因素如何影响问责的混合效应🏅、如何把握问责的强度、问责是目的还是手段进行了讨论🦢。公婷教授认为问责的正当性🙆、权威性和有效性是问责制度的关键点🏋🏽♀️,三者的重要性排序值得大家进一步思考🔵。
涂文燕青年副研究员主讲“深化反腐败下的廉能耦合研究”。围绕反腐败是否促进了制度建设❤️、廉政与能政如何耦合等问题🧑🎄,提出假设并进行定量验证。研究探讨了正式制度和非正式制度的交互作用对官员行为的影响。现场就研究的理论基础、正式制度和非正式制度的界定🌼、模型中的变量等问题进行了讨论。
最后🤽🏻♂️,公婷教授进行总结。她指出🏄🏿♂️,本次青年学者报告会信息量大(informative)👩🦯,研究者均提出了独到的观点和见解(insightful),主讲话题和方式十分有趣(interesting)🙆🏽🐿,取得了圆满成功。
供稿🧑🎓👳🏼♂️:党政办
地址👨🏻🦼➡️:上海市杨浦区邯郸路220号 | 邮编:200433 |电话🦵🏻:(86)021-65642019
Copyright©万事平台-万事-万事娱乐-上海万事平台娱乐官网版权所有 沪ICP备:58001801
小红书
Facebook
微信公众号